日期:2025-06-29 19:45:24
不少人持有这种观点,说诺曼底登陆就是多此一举,可有可无。
如果说诺曼底登陆之前,苏联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,那就是说苏联一个国家在跟德军单打独斗,美英等盟国军队都是打酱油的。事实上,苏军的战斗力一直很差,很多人不愿意正视这个事实。
苏德战争爆发之初,德军势如破竹、所向披靡,苏军一触即溃,屡战屡败,整建制地被消灭。
在战争爆发的不到半年内,苏军被俘人数达到了380万,超过二战任何一个国家军队的投降人数,保持了吉尼斯世界纪录,大家津津乐道的战斗民族,战斗中却是在瑟瑟发抖。
其实苏军战斗力垃圾,在二战爆发前就有了征兆,在1939年到1940年的苏联入侵芬兰的战争中,苏军就暴露出了纸老虎面目。120万武器精良的军队被20万装备落后的芬兰军队打得落花流水,付出了38万人的伤亡,尸横遍野。
展开剩余78%正是因为苏军的草包,才让希特勒放弃了攻打英国,对苏联发动进攻,专检软柿子捏。
诚然,苏军在苏德战争爆发后,全国进行总动员,回过神来,进行反击,让不可一世的德军陷入泥潭,精神非常可嘉,在欧洲战场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但是还是那支军队,为什么就能坚持了下来,绝不是苏军从孬种变成了好汉,而是对手从好汉变成了孬种。
不可一世的德军在苏德战场,为什么没有了往日的威风,主要原因是盟军把他的牙齿拔掉了,让德军变成了没牙的老虎,一旦如此还不是被苏军玩着打?
什么是德军的牙齿,燃油呗。
德军为什么在欧洲势如破竹,靠的就是闪电战,闪电战靠什么,就是装甲集群等高度机械化部队。
请问机械化部队最怕什么,没有燃油。
美军从1942年开始,就对罗马尼亚油田的油井和输油管道开始了大规模空袭,美军出动B-24轰炸机,对罗马尼亚油田进行了23次大规模轰炸,投下了13709吨炸弹,将德军的燃油供应来了个釜底抽薪,德军燃油减少了百分之八十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在此情况下,就是让上帝指挥德军,也难以翻盘了。
事实上,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,前去解围的德军装甲集群就差半小时路程的时候,坦克没有燃油,眼看着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被吃掉。
机械化部队没有燃油寸步难行,空军没有燃油没有制空权,陆军没有燃油,德军很多是被饿死在战场。但即便如此,得到了美国大规模援助的苏军,在苏德战场上伤亡人数为510万,德军伤亡只有395万,谁更有战斗力一目了然。
但是有一个谁也无法抹杀的事实,那就是没有苏联的顽强抵抗,就没有二战的快速胜利。
不过苏德战争中德军主场作战的时候,德军战线拉得太长,后期补给跟不上,士气也比较低落。诺曼底登陆发生的时间是在1944年6月6日,此时的苏联领土距离全部收复还差得很远,德军还据有波罗的海三国和白俄罗斯。
换了主场作战,德军后勤供应相对就要好得多,德军的战斗成为保家卫国,士气一定非常高昂,战况肯定惨烈。而且德军在全国各地都构筑了坚固的工事,战况一定异常惨烈,要超过苏联战场很多倍,苏军在德国战场付出的代价一定要比在本国大得多。
在此情况下,我们还能说诺曼底登陆可有可无吗?
诺曼底登陆不是作秀,盟军付出了巨大伤亡。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后曾说过:"诺曼底战争史整个领域所曾出现过得最大的屠宰场之一,如果想要通过这个地区十分困难,因为你每一步都是踩在死人和腐烂的尸体上。"
诺曼底成功登陆,意味着强悍的纳粹德国从此陷入腹背受敌,东西两面作战的境地,苏军的压力大大减轻,伤亡也减少许多,推进速度也得以加快,加速了法西斯德国投降。
诺曼底登陆对欧洲战场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,盟军抢滩登陆成功后,就像一把尖刀插进了希特勒胸膛,德军高层开始动摇,对希特勒的能力产生怀疑,军心开始涣散,高官们甚至密谋要干掉希特勒。德军战略不得不进行调整,向国内收缩。
美国史学家萨姆尔·纽兰德这样评价诺曼底登陆:
"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、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,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诺曼底登陆相媲美。"
发布于:北京市盛达优配-炒股怎样加杠杆-加杠杆软件-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